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,近日,来自三所学校的青年教师在“同课异构”教研活动中齐聚一堂,以同一课题为载体,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研讨。本次活动以“同课异构竞芳菲,协同交流谋发展”为主题,旨在通过多样化教学设计的碰撞与融合,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力,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。
“同课异构”作为一种高效的教研形式,要求教师围绕相同的教学内容,结合自身教学风格与学生特点,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。在本次活动中,三校青年教师分别以语文《春晓》、数学《分数的初步认识》等中小学基础课程为例,进行了现场教学展示。有的教师注重情境创设,通过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沉浸式学习;有的强调探究式教学,鼓励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规律;还有的融合跨学科元素,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。尽管课题相同,但每位教师的教学路径各异,充分展现了“异构”的丰富内涵与教育智慧。
教学展示后,活动进入了热烈的协同交流环节。与会教师围绕教学设计、课堂互动、评价机制等维度展开深入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“同课异构”不仅是教学技能的比拼,更是教育理念的交流与升华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案的优缺点,青年教师们拓宽了教学视野,汲取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例如,在语文教学中,如何平衡古诗诵读与意境感悟;在数学课堂上,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生活实例——这些具体问题的探讨,为日常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思路。
此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,体现了三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高度重视。通过校际合作与资源共享,不仅打破了单一学校的教研局限,还构建起一个开放、互助的专业成长平台。许多参与教师表示,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“教学有法,教无定法”的真谛,并在交流中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与改革信心。
三校计划将“同课异构”教研机制常态化,定期开展跨学科、跨学段的联合教研活动,并引入专家指导与数字化工具,进一步提升教研质量。相信在持续的教育创新与协同努力下,青年教师必将在教学舞台上竞相绽放,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